時至3月底,各地籽棉資源量進一步萎縮,軋花廠開工率不高,基于多方原因,市場并未出現較大波動,整體表現較為冷靜,具體情況如下:
一、棉企經營利潤不佳開工率仍較一般
春節過后,各地皮棉價格雖穩中有漲,但因籽棉資源量進一步萎縮,籽棉收購價格也是水漲船高。軋花廠經營利潤仍不理想,開工率也較一般。據悉,內地開工相對活躍的地區山東、河南、河北地區籽棉收購價格在3.35-3.60元/斤,較節前累計上漲0.10-0.25元/斤,大包三級皮棉出廠報價在15000-15400元/噸,累計上漲300-700元/噸。棉籽出廠價在1.00-1.035元/斤,按加工費300元/噸計算,軋花廠賬面經營虧損額度仍在50-300元/噸,其中山東地區虧損額較小,河南地區虧損額度較大。近日皮棉走貨較快,但軋花廠經營較仍謹慎,各地多訂單加工,隨加工隨出貨,不敢大量庫存皮棉。
二、紡織廠按需采購多種渠道供應
隨著時間推移,紡織廠節前庫存皮棉已消耗殆盡,進入3月份,各地皮棉陸續補庫。當前皮棉供應形式多樣,多數紡織廠按需采購,皮棉庫存周期逐步降低。近期皮棉上漲幅度被庫存成本和籽棉成本擠占大部分,難以全面提振棉市行情。本周鄭棉期貨低位運行,本周二(3月26日)鄭棉主力CF1905合約在15215-15280元/噸之間調整,壓力位拋壓沉重。貿易將影響國內外皮棉差價進一步縮小,當前,儲備棉去庫存任務基本完成,利用進口棉調節國內剛性需求或會成為未來常態。原料采購渠道的多樣化,給紡織企業提供了更多選擇,“不缺棉”的信息給紡企吃了定心丸,也有利于進一步強化中國紡織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力。
三、棉農低價惜售種植積極性不高
面對植棉收益的下降,除新疆地區棉花種植面積略有增加,內地植棉面積基本呈逐年下降趨勢。按目前內地籽棉均價3.50元/斤、籽棉產量500斤/畝計算,棉農每畝正常收益約在1750元,除去農藥、化肥、種子和人工成本則不足1500元/畝。部分地區因土地因素和套種需要,多地棉花主產區已與當年植棉景象大相徑庭。雖然棉價有所上漲,但力度較有限,對棉農種植積極性整體影響不大。
(文章來源:中國棉花網)
推薦企業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