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四天的第十九屆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已落下帷幕,參展商和觀眾在此次展會上不僅收獲了最前沿的技術和信息,而且對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有了較清晰的了解和把握。
今年以來,紡織行業市場運行景氣指數不高,企業經營者普遍反映生意難做。在市場面臨多重壓力的大環境下,第十九屆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依舊堅持專業化、市場化、品牌化、國際化,在促進國際合作、加強文化交流、助推產業發展、提振行業信心等方面,為業內人士帶來嶄新而豐富的市場訊息和前沿科技。
本屆展會還引入人工智能、云計算、工業互聯網、遠程運維等紡織行業跨界熱點,將紡織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提供方、院校前沿和傳統紡企進行三方對接,推進紡織行業智能制造標準制定和項目落地,搭建行業技術交流平臺。
全方位展示創新成果
本屆展會以“智匯紡織,跨出更好生活”為主題,展示了全球紡機制造商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創新技術和成果。例如,青島環球集團展示的筒紗智能包裝物流系統是唯一一款真正實現編織袋筒紗包裝無人化的智能包裝系統,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環球集團中外專家團隊歷時5年的智慧結晶,實現了筒紗的智能全流程無人化、智能化生產。
銅陵松寶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AYL18A型絡筒智能投紗機,適用于紗庫式絡筒機的改造升級,可代替人工找頭和投紗,實現管紗入庫后自動提升、自動識別,并能實現整理大小頭、自動找頭、識別多品種、自動輸送、自動投紗入庫的全流程自動化。該機合理的底部輸送系統不影響主機單錠維修,有效降低工人勞動強度,顯著減少操作用工,為紡紗企業創造價值。
恒天立信集團旗下德國門富士展示的MONFORTSQualitex控制系統,擁有數字化結對功能、智能檢測和智能支援等應用程序,并通過全面的Monforts智能傳感器機器監控程序得以加強。Monforts智能傳感器技術可控制選定的處理參數和組件,從而可以使用智能支援和智能檢測應用程序從任何位置訪問全面的技術機器數據。數據實時儲存在云端,提供機器性能的即時狀態概覽。
搭建商貿展示平臺
本屆展會以前沿視角、多元形式為切入點,為國內紡織企業的合作交流、貿易往來搭建了具有專業性、權威性和前瞻性的商貿展示平臺。
展會期間,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和賽得利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并簽署備忘錄。根據戰略合作備忘錄框架,雙方擬共建“新型纖維紡紗工藝及應用技術中心”,基于雙方在高速智能紡紗設備、纖維素纖維生產、紡紗工藝等方面的優勢,合作拓展纖維素纖維的應用并推進新型紡紗工藝技術進步。
福建佶龍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Lenze(倫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提供全球領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及自動化技術,加強在技術研發領域的資源共享,聯合創新,提升紡織機械行業的智能制造水平,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
江蘇海大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展會上發布了新款HDMA19型(2019版)定形機。HDMA19型定形機設備適用范圍更廣,智能化程度更高,其多項首創技術讓設備在節能、降耗等方面的特質提升到了新的水平。江蘇新世嘉家紡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永惠與海大股份董事長陳海度進行了現場簽約,訂購HDMA19型(2019版)定形機。
鄭州紡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也在展會期間與杭州晨旭服飾有限公司成功簽訂了“年產7000噸高速高效水刺項目”采購合同。
智能引領發展新途
作為紡織機械領域的品牌展覽會,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不僅是紡機企業拓展市場的重要平臺,如今更儼然成為紡織人把握行業脈搏、掌握發展趨勢的重要信息集聚地。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智能”為紡織創造的無限可能,將在不遠的未來走進每個人的生活。
第十九屆上海國際紡織工業展覽會在展示先進紡織機械設備的基礎上,設置舉辦了紡科創新講座、第二屆上海國際紡織智能制造高峰論壇、智匯紡織設計大賽(WTTDC)、第二屆時尚及紡織人工智能國際會議(AIFT2019)、可持續時尚紡織論壇——牛仔篇、2019國際健康紡織科創大會及2019時尚印花全球數碼印花高峰論壇等一系列精彩活動。
其中,AIFT2019是“TextechGalaxy(紡科銀河)”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全面分析AI為紡織及時尚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為人工智能與時尚紡織領域人士提供進行探討交流的平臺,引來眾多國際知名品牌參與;“第二屆上海國際紡織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圍繞“智匯跨界新紡織”這一主題,深度解讀紡織行業智能化升級思路,分享多領域成熟經驗,剖析痛點、探討標準,探索控本增效、智能化升級改造之路;“紡科初創星球專區(TextechStartupPlanet)”設有展示及紡科創新講座兩大活動,主題涉及發熱織物、3D定制牛仔褲、人工智能生產管理方案等。同時為世界各地紡織及服裝相關的初創企業提供展示平臺,全方位呈現一系列新型紗線面料、可穿戴科技、創意新零售方案、AI人工智能、物聯網(IoT)、3D量身、服裝回收重造等科技成果。
展會期間,第二屆智匯紡織設計大賽(WTTDC2019)入圍作品展示更是直接體現了智能紡織品的魅力。
由香港理工大學的楊晨曦研發的智能發熱織物,運用可穿的電子服裝技術開發新型的發熱織物和相關織造技術,以應用于保暖及醫療領域。據介紹,此項目可透過面料上的發熱圖案設計,控制發熱位置、模式和溫度,從而有效地使用能源,達到所需效果。
天津工業大學的學生從游泳溺水事故出發,設計了一款智能泳衣。該設計將泳衣與無線數據傳輸柔性壓力傳感器集成,并設有自動充氣裝置以及經過優化增強防水和防信號屏蔽的GPS定位芯片模塊,可以使游泳者或者潛水者在腿抽筋時,實現自救或是及時求助他人。該智能泳衣采用透氣性、彈性好的面料,在小腿易發生抽筋的部位嵌入柔性壓力傳感器,并在腰部設有信號接收儀和自動充氣裝置以及加入GPS全球定位芯片,以便讓使用者更好地在任意水域進行求助。通過將傳感技術、通信技術以及響應技術與服裝結合,實現了服裝的智能化,為智能泳衣的設計與研發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推薦企業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