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部長鐘山介紹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動商務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鐘山表示,全球疫情蔓延,國際市場需求大幅下降,我國今年對外貿易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商務部將按照中央“六穩”“六保”的要求,全力做好穩外貿工作。
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全球疫情蔓延,國際市場需求下降,我國今年對外貿易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對于減少企業破產、穩外貿訂單方面商務部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一是幫助企業度過難關,比如財政稅收、金融保險等方面給予幫助;二是優化國際市場布局,提高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等;三是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利用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方式加快推進試點,特別是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從原來的59個擴大到105個,要支持新業態發展,培育外貿新動能,使這些新模式新業態成為外貿發展新亮點。
對此,民銀智庫宏觀區域研究團隊負責人應習文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疫情沖擊,我國政府為減少企業破產、穩外貿訂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從結果來看,前4月進出口同比下降4.9%,與投資、消費的跌幅相比,進出口相對較為穩健,說明這些措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不過,由于疫情在全球蔓延持續的時間比國內更長,并引起一些國家逆全球化情緒反彈,預計疫情對外貿的沖擊可能長于對消費與投資的沖擊。
與此同時,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商務部提出的穩外貿措施為促進外貿平穩回升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一是穩定生產和經營。對重點外貿企業建立聯系制度,針對性地解決了外貿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最大限度減少了企業運營成本,穩定外貿企業的生產經營;二是穩訂單和穩預期。政策措施通過促進上下游產業協調復工、促進通關便利化、鼓勵出口轉內銷、鼓勵線上商務活動開展等,幫助外貿企業穩定了訂單。在推動外貿企業復工的同時,提升產能利用率,穩定了外貿企業的發展信心;三是優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通過進一步加強國內營商環境改革、推動自貿試驗區開放政策落實落細、促進貿易便利化等,為外貿企業經營和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為穩定外貿基本盤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對于外貿企業如何自救,應習文建議,就外貿企業而言,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好充分準備:一是積極尋求將外需轉為內需;二是積極拓展東南亞、“一帶一路”沿線等受疫情影響相對較輕的地區市場;三是適當降低庫存與債務水平,輕裝上陣;四是積極運用金融保險手段規避風險;五是積極尋求財政稅收方面的減免與補貼。
“對于企業而言,一方面要繼續努力開拓國際市場,通過跨境電商、市場采購以及外綜服等貿易新業態等方式,推動向當地市場深度進軍,努力直接對接終端需求;另一方面要積極促進出口轉內銷,用足用好國內市場發展潛力,保障生產經營穩定運行。”龐超然補充說道。
多舉措促進消費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消費市場開始逐漸回暖,對于商務部下一步將會采取哪些措施來促進消費,鐘山表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消費連續6年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黨中央把擴大內需作為重大戰略,商務部要在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上下功夫,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我國有很多便利店,但總體來說水平不高。全國現在只有13萬家連鎖便利店,數量還是大大不夠,不能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下一步,要重點優化布局,推動便利店連鎖化發展。還有菜市場也是如此,社區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菜場,但是有好有差,總體水平也還不高。下一步,要推進菜市場標準化改造,改善環境,豐富品種,提高質量。
二是推進步行街改造提升。步行街對城市的消費影響很大,示范性也很強。2018年底,商務部在全國啟動了11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取得比較好的成效。11條步行街去年總客流量超過9億人次,增長了22.6%,實現營業收入1250億元人民幣,增長17%。下一步將啟動第二批試點,努力把步行街打造成為消費升級的平臺,高質量發展的載體,對外開放的窗口。
三是發展生活服務業。這幾年,生活服務業發展較快。疫情對餐飲、家政這些服務業沖擊是很大的,前4個月,餐飲收入下降了41%,家政服務也大幅度下降,要幫助這些企業克服困難,渡過難關,推動這些產業發展。餐飲業既是傳統產業,也是朝陽產業。“民以食為天”,我國餐飲業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餐飲業占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1%,吸納就業2100萬人,要大力支持各地餐飲業發展,推動餐飲業更加綠色、健康、安全。另一個重點是家政服務業發展,家政服務一頭連著農村,一頭連著城鎮,我國家政服務的資源很豐富,農村有大量勞動力,城市又有大量需求。去年我國的家政服務業收入超過6900億元人民幣。下一步,要繼續做好這項工作。商務部建立了家政服務信用平臺,目的是規范家政企業的經營行為,更好保障家政從業人員的權益,更好服務城市家庭。
對此,應習文認為,商務部提出的這些消費措施,主要思路是遵循消費升級的趨勢、營造優良的消費環境、改善居民消費體驗。與通過補貼、發放消費券等傳統手段相比,這些手段更立足于長遠,是促進消費的長效機制。在龐超然看來,推動步行街改造是積極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的重要舉措。通過步行街改造提升和促進生活服務業發展,有助于推動老舊商圈改造,加快發展消費升級新業態,打造智慧街區,促進商旅文融合發展,推動建設城市形象新名片,促進國內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在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國際市場需求減少,因此擴大內需、促進國內消費方面變得尤為重要。對于擴大內需和促進國內消費方面的措施,龐超然表示,需求和供給是經濟重要兩端。促進國內消費需求提升,在注重激發市場實際有效需求的同時,也要積極在供給端推出政策措施,促進居民收入穩步提升,有效保障就業,加大減稅降負力度,提升基本民生保障力度,為消費持續穩步擴大提供有力保障。
“關于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我國政府已經出臺了比較全面的措施建議。我補充兩點:一是建議盤活住房公積金,擴大公積金適用范圍,縮短提取周期,增加居民收入,促進消費;二是建議調用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積累資金,兜底民生保障,用于補助受疫情影響失業、但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或失業補助金條件的未參保失業人員和因受疫情影響暫時未能就業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應習文補充說道。
推薦企業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