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棉價紛紛上漲;國際棉紗價格保持相對穩定,國內棉紗價格走勢偏弱;滌綸短纖繼續回落。
一、國內棉花期貨格上漲,現貨價格小幅跟漲
本周,儲備棉銷售首周成交活躍,帶動市場熱情升溫,鄭棉隨之上漲,現貨價格小幅跟漲。2020年6月29日-7月3日,鄭州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11790元/噸,較前周上漲58元/噸,漲幅0.5%;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市場價格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均價11860元/噸,較前周上漲3元/噸,漲幅0.02%;儲備棉輪出成交加權均價11303元/噸,平均加價864元/噸。
二、國際棉花期貨價格大幅上漲,現貨價格隨后跟漲
本周,美國得州棉區持續干旱,美國農業部發布美棉實播面積大幅低于市場預期,刺激ICE棉價大幅上漲;國際現貨價格先降后升,整體低于上周。2020年6月29日-7月3日,紐約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61.56美分/磅,較前周上漲2.02美分/磅,漲幅3.4%;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均價69.08美分/磅,較前周下跌0.40美分/磅,跌幅0.6%,折人民幣進口成本12288元/噸(按1%關稅計算,含港雜和運費),較前周下跌78元/噸,跌幅0.6%;內外棉價差376元/噸,價差較前周縮小133元/噸。
三、國內棉紗價格微跌,國際棉紗價格持穩
本周,紡織市場漸入淡季,紗線需求拉升緩慢,純棉紗價格微跌;外紗詢價和下單持續清淡,價格基本持穩,7月計征匯率調整后,進口紗成本有所下降,常規外紗低于國產紗396元/噸,較上周略有收窄;下游織布廠訂單稀少,坯布庫存繼續增加,純棉布價格基本穩定;滌綸短纖交易清淡,價格繼續回落。
四、后市展望
國際棉價看漲情緒漸強,消費需求恢復依然緩慢。得益于經濟重啟,6月美國ISM制造業指數大幅躍升至52.6,重新回到榮枯線以上,6月新增非農就業崗位創歷史新高,美股得到提振。美國農業部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棉花實播面積為1218萬英畝,同比減少11.3%,大幅低于預期;據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7月全球棉花產銷存預測,2020/21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486萬噸,同比下降4.9%,消費量2331萬噸,同比增加3.4%。7-9月棉花進入關鍵生長期,近期美國棉花主產區得州持續干旱,外加蝗災蔓延至印度棉花主產區哈里亞納邦等因素,都有可能為國際棉價上漲提供動力。但受疫情影響,消費需求恢復依然緩慢,棉紗報價與ICE漲勢有所背離。隨著中國儲備棉輪出開始,印、巴、越南紗有降價拋售現象,巴基斯坦紗對中國的出口減少。美國新冠病例數激增導致全球經濟前景憂慮重重。預計國際棉價上漲幅度整體受制于供大于需壓力,下周上漲幅度或慢于本周。
儲備棉競拍積極性較高,國內棉價穩中偏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9%,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生產與新訂單指數均較上月回升,反映制造業供需均有所改善。國內棉花市場方面,新疆棉花進入花鈴期后,天氣持續高溫,棉田略顯旱情,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棉花實播面積4568.2萬畝,同比減少4.7%。7月1日起,國內儲備棉輪出開始并執行“熔斷”機制,在國內市場棉花現貨價格指數低于11500元/噸時,下個工作日起暫停交易,對市場起到一定支撐作用,國內棉花期現貨價格均有所上漲。紡企競拍儲備棉積極性較高,首周成交率達到100%,帶動國內現貨市場購銷進度加快。截至7月3日,軋花廠僅剩69.7萬噸2019/20年度棉花庫存;鄭棉注冊倉單較上周下降3.6萬噸至82.2萬噸。受上述利多因素影響,預計下周國內棉價或將繼續偏強振蕩。但目前秋冬季內銷訂單已收官,2021年春季訂單尚未落定,外需恢復緩慢。棉市供大于求格局沒有改變,棉價不宜追高。
推薦企業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