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條機的發展歷史
我國第一代并條機是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由沈陽紡織機械廠生產的1242系列并條機,出條速度只有40米/分,第二代并條機是六十年代中期開始生產的A272系列并條機,出條速度為150米/分,其中八十年代初生產的A272F型并條機受到用戶廠的普遍好評,并先后被遼寧省和紡織部評為優等品,同時榮獲紡織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科技成果三等獎,為紡織行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第三代并條機的代表是 FA302型并條機,它與A272F型相比較,在各方面都提高一個檔次,出條速度最高為500米/分,自1986年投入市場以來,已經生產約5000臺,而且大量出口,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1989年被遼寧省和紡織部評為優質產品,1990年榮獲國家優等品和國家銀牌獎,同時榮獲紡織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93年沈陽紡織機械廠又研制生產了FA304A和FA306型高速并條機,其中FA304A型并條機適合老機改造,FA306型并條機結構更加合理,操作方便,電氣控制上采用PLC程序控制,使整機運行動作可靠,成紗質量較高。目前市場占有較大比例。自1998年初,沈陽紡織機械廠分析市場需要,開始研制開發帶短片段自調勻整裝置的新一代并條機——FA326型高速并條機。
FA326型高速并條機配有烏斯特公司的USG自調勻整系統,也可配用洛陽613研究所的BYD自調勻整系統,并可選用不同的在線檢測裝置。這兩種系統目前國內市場均有應用,而且都能滿足用戶的不同需要。
二、并條機加裝自調勻整裝置的意義
隨著市場對成紗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用戶廠對紡機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并條機的要求就是加裝短片段自調勻整裝置。為什么要加裝此裝置呢?我們知道,并條機的并合作用,對長片段重量偏移和短片段周期性重量波動是無法解決的,而且并條機對紗條產生牽伸不勻。以往用戶廠在控制重量偏差和重量不勻方面,只能采用三種方法:一是通過定向供應。二是喂入的輕重條搭配。三是人為調換輕重牙齒輪。而這三種方法在調節過程中均屬于離線控制和滯后調節,而且存在人為造成新的不勻的可能性,使不勻率產生波動,而加裝自調勻整裝置之后,能自動且有效地檢測喂入紗條不勻并能實行在線檢測在線調節牽伸倍數,從而控制出條的質量。因此可以看出,并條機加裝自調勻整裝置對控制成紗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并條機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三、FA326型并條機的主要技術參數
適紡纖維長度(mm) 22—76
機械速度(m/min) 300—600
眼數 2
眼距 570
喂入行式 高架積極喂入
牽伸型式 三上三下壓力棒導向上羅拉雙區曲線牽伸
總牽伸倍數 6.4—8.7(可選擇4—10)
羅拉直徑(mm) 上羅拉D36、D36、D33、D36
下羅拉 D45、D35、D35
加壓型式 搖架彈簧加壓
上羅拉單側壓力(N) 140、350、400、400壓力棒60
換筒型式 后進前出鏈條推桿式
圈條型式 大圈條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