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論述了WRC-GS85高速并條輥研制機理和過程,證實其長期紡紗效果,滿足進口高速并條機生產工藝要求,完全能夠替代隨機進 口高速并條輥生產,同時闡明了膠輥制作維護保養要點。
1. 前言
當今棉紡并條工序工藝水平對成紗質量和生產效率的影響,備受國內外棉紡業的關注,隨著并條機的更新換代,無疑對并條輥提出了新的課題。為促進國產高速并條機的發展,替代進口高速并條輥,我們經過幾年的努力,在無錫慶豐發展有限公司(無錫二棉)引進伏克機型替代隨機高速并條輥方面,開發應用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本文主要通過引進機型隨機高速并條輥和國產高速并條輥的對比試驗,從膠輥的配方、組成、性能、應用作了一些新的探索。
2. 研制技術依據
2.1 概況
95年期間無錫慶豐發展有限公司先后引進3臺意大利伏克高速并條機,設計最高速度800m/min,雙眼三上三下,隨機并條輥結構為鋁襯套,經精磨后可直接上車(表面不處理),其價格昂貴(人民幣1247.00元/支),進貨手續繁瑣。車間生產工藝線速度設定:400m/min,主要紡紗品種:J14.5W,依賴隨機進口高速并條輥生產。由此可見,研制應用新一代國產高速并條輥具有深遠的社會效益和較好的經濟效益。
2.2 技術參數
并條輥與羅拉組成鉗口利用不同的表面速度發揮牽伸纖維作用,隨著高壓高速的發展趨勢,形變與摩擦生熱是并條輥動態產生的顯著特征,我們根據溫度變化要素,現場測量觀察記錄相關技術條件參數,列表如下:
表1:并條輥表面溫度參數
注:車間溫度32℃。
測溫儀:WRKM型表面熱電偶,XMX-01袖珍溫度數字顯示儀(上海自動儀表三廠)。
2.3 關鍵技術
選用強韌性高分子材料改性丁腈橡膠,關鍵改善膠輥表面狀態,達到以下功效:
(1)在牽伸纖維過程中膠輥表面非帶電性,不易產生和積聚靜電,可有效防止靜電引起的纏繞纖維現象。
(2)膠輥表面具備良好的自潤滑性,防止機械力引起的纏繞纖維現象。
(3)膠輥表面保持較好的吸濕性,同時具備良好的抗水溶性,吸濕性可防止靜電產生,有利于電荷散逸,抗水溶性可防止遇水表面增粘纏繞纖維。
(4)引進了極性基團,提高膠輥表面極性,防止非極性類棉臘由化學鍵合力引起的粘附纏繞纖維。
(5)強韌性高分子材料本身含有活性基團,和涂料成份能發生化學結合反應,增強膠輥表面涂料的滲透和附著性。
3. 研制淺析
3.1 試驗一
為研制理想的國產高速并條輥替代隨機進口并條輥,于95年下半年我們著手進行初步嘗試,掌握第一手資料。選擇現有品種WRC-513膠輥,當線速度>400m/min,表面極易磨損,運轉周期太短,無實際使用價值。擬訂試驗1#配方,采用改 性樹脂補強體系 ,膠料具備強力高、耐油、耐磨、涂料滲透性好等特點,制成的膠輥使用壽命長。試驗證實1#配方膠輥在線速度400m/min下,使用正常,達到設計目標,但提速至400m/min以上,飛花增多,繞花嚴重,無法正常開車。
3.2 分析
WRC-513膠輥主體改性高分子材料是明膠,溶于熱水,超過60℃易過熱變質,受熱到一定程度要發生變性行為,溫度越高明膠變性所需時間越短,因此可見明膠自身特性決定了WRC-513膠輥的性能。膠輥在高壓高速狀態下,形變與摩擦生熱導致升溫,直到明膠變質破壞和涂層磨損,促進膠輥表面狀態損壞而繞花、燒焦,這種現象隨速度加快而加劇。
試驗1#配方用改性樹脂作為主體補強材料,顯著提高了膠輥物理化學性能,但隨著工作線速度的增加,其致命弱點暴露無遺,低吸濕性、高絕緣性,促使膠輥表面靜電量急劇增加,導致“噴白花”造成纏花停機。
3.3 試驗二
總結試驗膠輥主體改性材料性能和應用經驗,我們在提速試驗失敗的基礎上,另辟途徑,合理選擇綜合性能佳的強韌性高分子材料為主體改性材料,優化膠輥配方進行科研攻關,按工藝要求制作試驗2#膠輥,并銘名為WRC-GS85高速并條輥。
試驗對比方案采用同臺、同眼、同棉條測試半制品。生產試驗條件:機型伏克;輸出速度400m/min;所紡品種J14.5W
表2:膠輥試驗條件
注:隨機電腦顯示屏動態測試數據,和薩氏條干測試數據。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