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1、牽伸力:牽伸過程中,以前羅拉速度運動的快速纖維從周圍的慢速纖維中抽出時,所受到的摩擦阻力的總和,稱為牽伸力。
2、握持力:羅拉鉗口對須條作用力。
3、正常牽伸的條件:握持力在于牽伸力。
(二)羅拉鉗口的受力分析
設前、后羅拉作對須條的摩擦力F1、F2,前、后皮輥對須條的摩擦力f1、f2;牽伸力為T,如圖所示:

則須條不在前鉗口下打滑的條件是:
F1-f2>T
須條不在前鉗口下打滑的條件是:
T >F2-f2
由以上分析可知,前后鉗口的實際握持力分別為(F1-f1)及(F2+f2)。因此欲使前后鉗口同樣達到與牽伸力相適應的握持力,
F1>F2,故前皮輥上的壓力P1應大于后皮輥上的壓力P2。
(三) 響握持力和牽伸力的因素
1.影響握持力的因素 (1)皮輥加壓;(2)纖維與羅拉間的摩擦系數;(3)皮輥與羅拉的狀態:皮輥的硬度、羅拉表面溝槽的形態及槽數、皮輥磨損中凹、皮輥芯子缺油而回轉不靈活一。
2.影響牽伸力的因素
(1)牽伸倍數
當喂入棉條的線密度一定時,隨牽伸倍數的增大,牽伸力先增大后減小。棉條臨界牽伸倍數Ec=1.2~1.3。
當輸出棉條線密度維持不變,喂入棉條的線密度增大,牽伸倍數增大。
(2)羅拉握持距:羅拉隔距增大,牽伸力減小。
(3)皮輥加壓:牽伸區中后鉗口皮輥壓力增大,后摩擦力界強度、范圍增大,牽伸力也隨之增大。
(4)附加摩擦力界:由于曲線牽伸機構的后摩擦力界擴展,因此,即使后鉗口處壓力與簡單羅拉牽伸相同,牽伸力也較大。如牽伸機構中采用集合器,壓力棒等都會使牽伸區內附加摩擦力界增大,牽伸力增大。
(5)喂入棉條的厚度和密度:當喂入棉條厚度增大時,摩擦力界分布長度擴展,牽伸力變大。實驗證明,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兩根棉條并列喂入,其牽伸力為單根棉條的兩倍;兩根棉條上下重疊喂入,牽伸力為單根棉條的3.2倍。
(6)纖維性質等的影響:纖維長度長,細度細,則
(7)溫濕度:溫濕度與牽伸力密切相關。溫度增高時,纖維間摩擦系數小,牽伸力降低。一般情況下,相對濕度增大,纖維摩擦系數增加,但相對濕度在34%~76%時,相對濕度增加,牽伸過程中纖維易于平行伸直,牽伸力反而降低。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