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并條機的牽伸型式
并條機的牽伸型式經歷了從連續牽伸和雙區牽伸到曲線牽伸的發展過程。其牽伸型式、
牽伸區內摩擦力界布置越來越有利于對纖維的控制。尤其是新型壓力棒牽伸,使牽伸過程中纖維變速點分布集中,條干均勻,品質好
(一)三上四下曲線牽伸 三上四下曲線牽伸是在四羅拉雙區牽伸型式上發展而來的。如圖5-4-1所示。它用一根大皮輥騎跨在第二、三羅拉上,并將第二羅拉適當抬高,使須條在中區呈屈曲狀握持,須條在第二羅拉上形成包圍弧,對纖維控制作用較好。但在前區,由于須條對前皮輥表面有一小段包圍弧,在后區須條在第三羅拉表面有一段包圍弧,稱為“反包圍弧”,使兩個牽伸區前鉗口的摩擦力界增強,并向后擴展,雖然加強了前鉗口對纖維的控制,但易引起纖維變速點分散后移,影響條干質量。

(二)新型牽伸型式 各種新型并條機其牽伸裝置的特點是:
(1)在加大輸出羅拉直徑條件下,通過上下羅拉的不同組合,或采用壓力棒等附加摩擦力界裝置,以縮小主牽伸區的羅拉握持距,適應較短纖維的加工。
(2)在主牽伸區中,須條必須沿上下羅拉公切線方向進入鉗口,盡量避免在前羅拉上出現反包圍弧,否則,會增加前鉗口處的摩擦力界向牽伸區擴展,使纖維提前變速,且變速點分散。
1.壓力棒曲線牽伸
壓力棒牽伸是目前高速并條機上廣泛采用的一種牽伸機構,在主牽伸區放置壓力棒,增加了牽伸區中部的摩擦力界,有利于纖維變速點向前鉗口靠近且集中。根據壓力棒與須條的相對位置,壓力棒牽伸可分為下壓式和上托式兩種。
(1)下壓式壓力棒
即壓力棒在上須條在下,這種牽伸裝置是當前高速并條機上采用最廣泛的一種牽伸型式,在主牽伸區中裝有壓力棒,它是一根半圓輥或扇形棒。它的弧形邊緣與須條接觸并迫使須條的通道成為曲線。壓力棒的兩端,用一個鞍架套在中膠輥的軸承上,使壓力棒中膠輥連結為一個整體,并可繞中膠輥的中心擺動。在機器運轉時,壓力棒被須條的張力托持而有向上抬起的傾向,
(2)上托式壓力棒 即壓力棒在下須條在上,壓力棒向上托起須條程屈曲狀,增加對纖維的握持。由于壓力棒處于須條下部,解決了壓力棒積花現象,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但當棉網高速運動向上的沖力較大時,壓力棒對須條的控制作用較差,不適宜高速。
壓力棒曲線牽伸的特點:
(1)由于壓力棒可以調節,所以容易做到使須條沿前羅拉的握持點切向喂入。
(2)壓力棒加強了主牽伸區后部摩擦力界,使纖維變速點向前鉗口靠近且集中。
(3)對加工不同長度纖維的適應性強,適紡25~80mm。
(4)壓力棒對須條的法向壓力具有自調作用,它相當于一個彈性鉗口的作用。當喂入品是粗段時,牽伸力增加,此時壓力棒的正壓力也正比例增加,加強了壓力棒牽伸區后部的摩擦力界,可防止由于牽伸力增大將浮游纖維提前變速。當喂入品是細段時,須條上所受的壓力略有降低,從而使壓力棒能夠穩定牽伸力。
壓力棒牽伸裝置形式有上壓式和下托式兩種。上托式是指棉網在上而壓力棒在下,下壓式則是棉網在下,壓力棒在上,易積花。
(1)三上三下、三上三下附導向輥壓力棒曲線牽伸:如圖5-4-4所示。這兩種壓力棒曲線牽伸的共同特點為均為雙區牽伸,第一、第二羅拉間為主牽伸區,第二、第三羅拉間為后牽伸區,第二羅拉上的膠輥既是主牽伸區的控制輥,又是后牽伸區的牽伸輥,中皮輥易打滑。這種牽伸裝置適合紡中、粗特紗。
其棉網在離開牽伸區進入集束區時,易受氣流干擾,影響輸出速度提高。其輸出棉網在導向輥的作用下,轉過一個角度后順利地進入集束器,克服了三上三下棉網易散失的缺點。FA306型并條機采用三上三下壓力棒曲線牽伸。
(2)四上四下附導向輥、壓力棒雙區曲線牽伸: 國產FA311型并條機牽伸形式為四上四下附導向輥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